他是饮誉侨界的瑞安人,意大利知名侨领,欧洲中华联合商会创始人兼会长。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亦商亦儒的独特气质以及爱国爱乡的赤子深情让他受到海外华人华侨拥护爱戴。他便是中意经济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中欧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存松。日前,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使馆区的办公室内,他接受了记者一行专访。

异国他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徐存松出生于瑞安,祖籍云周。幼年时曾随父亲辗转于塘下等多地生活,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被父母寄予厚望。勤勉刻苦、品学兼优的他也一直是家族的骄傲。然而,受十年浩劫影响,徐存松和家人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漩涡之中,种种磨难让年幼的他不得不快速成长起来。1981年,怀揣着仅有的100美金,徐存松一个人踏上了远赴意大利的旅程。

少年时期的徐存松
初到意大利,为了能够尽快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在中餐厅打工成为徐存松当时唯一的出路。年轻的他充分发挥了温州人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到一年便让当时意大利米兰最大的中国餐厅老板发现了他的才能,将其提拔为自己的得力干将。而徐存松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根据自身所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采购工作到餐厅各类流程的灵活安排,使得餐厅高效运转,生意蒸蒸日上。
在工作过程中,徐存松敏锐地意识到:若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必然要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当地人文历史及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对意大利语的掌握。因此在拥有第一笔存款后,徐存松马上报名了当地语言学校,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学习意大利语,甚至重回校园,在意大利米兰大学内学习了企业管理知识,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获得了意大利相关商业经营资质。随后,他选择离开米兰,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开启了独立创业之路。
架起桥梁,中意民间外交的先行者
离开米兰后,徐存松来到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在那里他设立了自己的公司,通过从意大利出口优质皮革及相关处理设备开始涉足国际贸易领域。随着事业的发展,真挚正直的他很快在当地华人群体中崭露头角。1985年,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支持下,他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几位罗马爱国华侨联合成立了罗马华侨联谊会,这是罗马领区最早成立的侨团,也是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的前身。通过侨团工作,徐存松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当地社会,结识了一批外国友人,包括意大利政界、商界和金融界的重要人士,这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年,徐存松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选择再次走出舒适圈,带着在意大利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回到祖国首都投资发展。来到北京后,他的投资创业经历获得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他也真诚无私地将自己在国外积累的优质资源贡献出来,积极协助北京市开展对外交往工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作出贡献。
1997年1月《中华儿女海外版》刊登徐存松的专访
1998年,徐存松参与了北京市与意大利罗马市结成友好城市的全过程,并陪同北京市政府代表团赴意考察。1999年,为了更好发挥中欧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作用,徐存松召集多位欧洲华侨华人企业家,在意大利罗马联合发起并创办了欧洲中华联合商会,大家一致推举徐存松为会长。而徐存松也不负众望,凭借突出的综合实力、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令人信服的凝聚力,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中意民间外交”的先行者与领路人。
成绩斐然,为中意交流持续提供动力
进入2000年,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新科技革命时代来临,徐存松再次顺应时代潮流,将事业版图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拓展,为中欧双方在科技领域的交流持续提供动力。他更是充分利用自身在欧洲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7年,为确保北京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安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奥组委安保组希望能通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的安保工作经验。徐存松得知该情况后,立即联系都灵冬奥会组委会及都灵市政府,并为北京市政府代表团的考察工作进行了周到安排,确保考察工作圆满完成。
2009年,徐存松作为海外华侨华人杰出代表列席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建交40周年之际,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活动正式启动,徐存松带领的欧洲中华联合商会被意大利文化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组委会指定为其官方合作机构。徐存松因杰出贡献,在中意建交40周年暨中国文化年开幕仪式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为多次连任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他一直承担着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的职责,先后在北京古城保护、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冬奥会工作等领域建言献策。他还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促成了北京城市学院、圣马力诺大学、圣马力诺-中国友好协会三方共同成立了圣马力诺孔子学院。该学院是欧洲第一家具有中医特色的孔子学院。

与时任意大利总理达莱玛分享家宴
作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常务理事、海外华人华侨的杰出代表,他先后数次受邀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见证国家重大历史时刻,如新中国成立50、60、70周年大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以及建党100周年大型系列庆祝活动。这是国家赋予他的荣誉与认可,让他深感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充满意义的,是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与姐姐徐银荷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活动
回报桑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几十年来,在徐存松的带领下,欧洲中华联合商会早已成为意大利乃至欧洲和中国政府及企业间的重要交流平台。徐存松的事业也从国际贸易逐步拓展到地产投资,科技园区建设,国外高新技术的投资、引进及落地。他所创立的东方航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引进国际先进航空领域技术、推广先进航空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方面一直走在同行业前列。
虽然鏖战商海多年,但徐存松始终心系社会公益事业。他曾资助200名具有文艺天赋的少数民族孩子;在他的倡导和促进下,意大利企业向中华慈善总会捐助了总值近3亿人民币的医疗器械;2017年在得知湖南洪灾时,他第一时间向国务院侨办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湖南洪涝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

而对于阔别多年的家乡瑞安,徐存松始终有着深厚的情感。作为瑞安中学的优秀校友,他为母校设立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2016年,在瑞安中学建校120周年庆典之际,他更是出资100万元为母校建立“瑞安中学之星”雕塑,该雕塑旨在向广大学子弘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走向未来的“瑞中精神”。2020年1月,瑞安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及瑞安市红十字会专门授予徐存松“红十字博爱功勋奖”。2024年5月第七届瑞安慈善大会授予徐存松慈善家称号。

瑞安中学星雕塑于2019年12月19日落成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徐存松迅速号召欧洲中华联合商会的会员们广泛收集医疗物资,当时中欧尚未通航,为了打通这条“生命通道”,徐存松和会员们积极奔走,寻找合理途径将这些重要物资发往国内抗疫第一线。当得知北京市抗疫物资也逐渐短缺时,他又立刻从欧洲紧急向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了近万枚FFP2型号(欧洲标准)口罩,以缓解首都医疗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1年意大利疫情开始失控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以及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均表达了想要帮助意大利人民共渡难关的想法,在徐存松的积极协助下,意大利安齐奥市成功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捐赠的大量防疫物资,该义举在意大利当地引起了轰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意大利安齐奥市也因此与北京市海淀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成就了中意友好交往史上精彩的一笔。
纵观徐存松过往传奇的经历,“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的宏伟理想一直贯穿于他的人生信条之中,成为他做人做事的准则。在采访的尾声,他说:“我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早已流淌在我的生命之中,走遍千山万水,最眷念的还是华夏大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最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选择,因为这里面蕴含着我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衷心地祝福伟大的祖国母亲今日韶华长存,来日繁盛可期。”
【人物名片】

徐存松,浙江省瑞安人,意大利知名侨领。现为欧洲中华联合商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瑞安市北京商会荣誉会长,中欧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东方航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